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74篇
  免费   6989篇
  国内免费   29148篇
安全科学   4219篇
废物处理   986篇
环保管理   2741篇
综合类   40812篇
基础理论   5617篇
污染及防治   7761篇
评价与监测   2536篇
社会与环境   1692篇
灾害及防治   1347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1654篇
  2021年   1592篇
  2020年   2198篇
  2019年   2596篇
  2018年   2679篇
  2017年   2818篇
  2016年   2492篇
  2015年   3156篇
  2014年   3800篇
  2013年   4409篇
  2012年   4562篇
  2011年   4144篇
  2010年   3777篇
  2009年   3593篇
  2008年   3369篇
  2007年   3227篇
  2006年   2739篇
  2005年   2078篇
  2004年   1731篇
  2003年   1307篇
  2002年   1151篇
  2001年   1083篇
  2000年   1171篇
  1999年   925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599篇
  1995年   536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366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ersonal aerosol samplers are widely used to monitor human exposure to airborne materials. For bioaerosols, interest is growing in analyzing samples using molecular and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ersonal sampler that uses a two-stage cyclone to collect bioaerosols into disposable 1.5 ml Eppendorf-type microcentrifuge tubes. Samples can be processed in the tubes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or immunoassays, and the use of multiple stages fractionates aerosol particles by aerodynamic diameter. The sampler was tested using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and aerosolized fungal spores. The sampler had first and second stage cut-off diameters of 2.6 microm and 1.6 microm at 2 l min(-1)(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 GSD = 1.45 and 1.75), and 1.8 microm and 1 microm at 3.5 l min(-1)(GSD = 1.42 and 1.55). The sampler aspiration efficiency was >or=98% at both flow rates for particles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s of 3.1 microm or less. For 6.2 microm particles, the aspiration efficiency was 89% at 2 l min(-1) and 96% at 3.5 l min(-1). At 3.5 l min(-1), the sampler collected 92% of aerosolized Aspergillus versicolor and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spores inside the two microcentrifuge tubes, with less than 0.4% of the spores collecting on the back-up filter. The design and techniques given here are suitable for personal bioaerosol sampling, and could also be adapted to design larger aerosol samplers for longer-term atmospheric and indoor air quality sampling.  相似文献   
52.
53.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4.
55.
56.
探究江湖连通河道演变态势是评估重大人类活动事件对江湖关系变化影响的重要环节。以洞庭湖—荆江三口中松滋口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其河道长期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其河道的冲淤变化特征,对其河道冲淤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测河道断面资料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分析河道地形冲淤演变特征与实测横断面地形资料分析结果一致,松滋口河道同流量下水位下降对应于该时期河道冲刷,同流量下水位上升对应于河道淤积。不同时期松滋口东西分支河道冲淤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不同。1968~1981年间,下荆江裁弯引起的河势变化是西支新江口河道冲刷与东支沙道观河道淤积的主要诱因。1981~2003年间,其东西两支河道淤积主要是由于葛洲坝运行后引起的上荆江河道冲刷导致的。2003~2018年间,其河道冲刷主要是由于三峡大坝运行引起的河道水沙比例的大幅改变导致的。  相似文献   
57.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of organic chemicals to Daphnia magna and the number of molecular fragment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experimental EC50 values for 217 chemicals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 A fragment constant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fragments and the logarithmically transformed reciprocal values of EC50. Functional correction factor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The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an independent set of randomly selected data. The mean residual of the final model was 0.4 log-units. The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ree jackknife tests.  相似文献   
58.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59.
以粉煤厌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2种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和NaX型沸石,并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2种沸石产物的吸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NaA型沸石优于NaX型沸石.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研究了NaA型沸石吸附水溶液中Cr(Ⅵ)的相关参数(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线对吸附结果进行拟和.结果表明:Cr(Ⅵ)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47.78 mg/g.NaA型沸石对Cr(Ⅵ)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警用头盔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用头盔是武警部队使用最为频繁的单兵防护用具,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用人机工程学的观点对武警部队现装备的警用头盔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解决途径的设想,展望警用头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